复制

diào ㄉㄧㄠˋ

弓部共4画嵌套结构U+5F14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弓部

4画

1画

嵌套结构

-

XHK

NL

YZI

17527

U+5F14

5152 横折、横、竖折折钩、竖

𢎣 𢎨 𢎱 𨑩 𨒝

弔字概述

折叠展开

〔弔〕字拼音是diào,部首是弓,总笔画是4画。

〔弔〕字是嵌套结构,可拆字为“丨、弓”或“弓、丨”,五行属-。

〔弔〕字造字法是會意。甲骨文字形,象人持弋射矰( zēng )繳之形。古人死而不葬,只是放在荒野裏用柴薪蓋着,但怕禽獸要來吃,連送喪的親友都帶着弓箭前來幫助驅除。本义是悼念死者。

〔弔〕字仓颉码是NL,五笔是XHK,四角号码是17527,郑码是YZI

〔弔〕字的UNICODE是U+5F14,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4340,UTF-32:00005f14,UTF-8:E5 BC 94。

〔弔〕字异体字是𢎣𢎨𢎱𨑩𨒝

弔的笔顺

折叠展开
Loading...

弔的意思

折叠展开

diàoㄉㄧㄠˋ

基本解释

祭奠死者或對遭到喪事的人家、團體給予慰問。~喪。~孝。~唁。憑~。

慰問遭遇不幸的人。形影相~。

懸掛。上~(自縊)。~燈。

把毛皮綴在衣面上。~皮襖。

提取,收回。~銷執照。

中國舊時錢幣單位,一吊爲一千個制錢或值一千個制錢的銅幣數量。

详细解释

1.會意。甲骨文字形,象人持弋射矰( zēng )繳之形。古人死而不葬,只是放在荒野裏用柴薪蓋着,但怕禽獸要來吃,連送喪的親友都帶着弓箭前來幫助驅除。本義:悼念死者。

2.同本義mourn

弔,問終也。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從人持弓,會敺禽。 —— 《說文》知生者弔,古弔辭曰,如何不淑。 —— 《禮記·曲禮》敬弔先生。 —— 賈誼《吊屈原賦》

弔紙(在死者靈前燒紙弔祭);弔問(吊念死者,慰問生者);弔死(弔慰死者;自縊而死);弔祠(弔唁祭祀)

3.引申爲慰問condole

人皆弔之。 —— 《淮南子·人間訓》有君不弔。 —— 《左傳·襄公十四年》。注:“恤也。”肅請得奉命弔 表二子,並慰勞其軍中用事者。 —— 《資治通鑑》

弔民(慰問遭受不幸的人);弔伐(弔民伐罪。慰問窮苦的人);弔恤(安慰撫卹);弔水(慰問水災的受害者);弔臨(靈前哭弔,弔唁)

4.憑弔;傷懷往事 [visit…and ponder]。

弔悼(憑弔、悼惜);弔古

5.懸掛 hang

弔闥(可以弔起的窗扇或門扇。闥:小門);弔掛(一種懸掛起來供欣賞的陳列品);弔猴(耍滑,搗蛋)

6.在牌戲中 [用特殊的一張或一組牌] 迫使對手方出牌 draw

接連弔三圈主牌。如:弔主

7.求取 seek for

弔名

8.提取draw out

即於獄中弔出秋公,立時釋放。 —— 明· 馮夢龍《醒世恆言》

弔案(提取案卷);弔卷(提取文卷);弔查(提取查閱)

9.通“”。落下fall

鴉雀無聲,比皇帝出來還要靜悄得多呢,連一根針吊在地上都聽得見響! —— 《老殘遊記》

弔了稍(弔稍。指沒了錢,銀子用完了);弔下(掉下);弔謊(掉謊。說謊)

形容词

1.哀傷,悲憫sad

中心弔兮。 —— 《詩·檜風·匪風》

弔影(獨居無伴,對影自憐)

2.善;良好good

無敢不弔。 —— 《書·費誓》不弔昊天。 —— 《詩·小雅·節南山》昊天不弔。 —— 《左傳·哀公十六年》帥羣不弔之人,以行亂於王室。 —— 《左傳·昭公二六年》

量词

中國過去的小銅錢單位,中間有一方孔,正常地可由中央或各省政府發行 a string of(cash)。 如:一千文爲一弔。

弔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condole, mourn, pity; hang
  2. Kran (S, Tech)​, annulieren, für ungültig erklären, widerrufen, zurücknehmen (V)​, aufhängen (V)​, bemitleiden (V)​, erhängen (V)​, etw. am Seil hochziehen, hinab lassen, etw. emporwinden (V)​, etw. mit Pelz füttern, Pelz annähen, einnähen (V)​, hängen (V)​, hängen, aufhängen (V)​, herausziehen (V)​, hochziehen (V)​, kondolieren, jdn sein Beileid ausdrücken, um jdn trauern (V)​, mitempfinden (V)​, sich erbarmen (V)​, Diao ( Schnur, Schnüre )​ mit 1.000 Kupfermünzen ( Käsch, alte Währungseinheit im feudalen China )​ (Zähl, Wirtsch)​, den Geistern der Toten Verehrung darbringen , eine Schnur von 1000 Kupfermünzen (Käsch)​ , sein Beileid aussprechen , seine Teilnahme ausdrücken , zu den Totengeistern beten
  3. suspendre, pendre, lever, bite (argot)​

弔的国语辞典解释

折叠展开

diàoㄉㄧㄠˋ

详细解释

1.祭奠死者。

《庄子•至乐》:“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传》:“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吊唁、吊丧。

2.慰问遭遇不幸的人或团体。

《左传•庄公十一年》:“秋,宋大水,公使吊焉。”唐•韩愈〈后廿九日复上书〉:“古之士,三月不仕则相吊。”

3.哀伤、怜悯。

《诗经•桧风•匪风》:“顾瞻周道,中心吊兮。”汉•毛亨•传:“吊,伤也。”《左传•襄公十四年》:“有君不吊,有臣不敏。”晋•杜预•注:“吊,恤也。”

4.求取、提取。

汉•王充《论衡•自纪》:“不鬻智以干禄,不辞爵以吊名。”《醒世恒言•卷二九•卢太学诗酒傲王侯》:“监中吊出卢柟主仆,径去检验钮成尸首。”

量词。古代计算钱币的单位。一千个制钱或值一千个制钱的铜币数量为一吊;北平人称一百文为“一吊”。

《红楼梦•第五七回》:“前儿我悄悄的把绵衣服叫人当了几吊钱盘缠。”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弔的两岸词典解释

折叠展开

diàoㄉㄧㄠˋ

详细解释

1.悬挂。

悬吊、垂吊、上吊。

2.悬挂的。

吊钟、吊桥、吊灯。

3.祭奠死者或慰问丧家。∥也作“”。

吊问、吊唁、吊祭、哀吊。

4.追念;追怀。

凭吊、吊古寻幽。

5.〈书〉怜悯;抚慰。

吊民伐罪、形影相吊。

6.量词。古代用于计算钱币的数量。一千个制钱或值一千个制钱的铜币数量为一吊。也作“”。

一吊钱。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含弔字的成语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