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
复制忽的笔顺
纠错- 撇
- 横折钩
- 撇
- 撇
- 点
- 斜钩
- 点
- 点
忽的意思
纠错忽

基本解释
①粗心,不注意。~视。疏~。~略。玩~职守。
②迅速,突然。~而。~然。~地。~高~低。
③长度和重量单位(十忽为一丝,十丝为一毫)~微(极言细微)。微~其微。
详细解释
动词
1.形声。从心,勿声。本义:不重视;忽略。
2.同本义。
忽,忘也。 忽,轻也。 奈何而忽。 忽于小过。 忽于道德。 不可忽也。
疏忽;忽忘(忘记);忽易(忽略,忽视);忽睨(傲视);忽怠(轻慢);忽慢(轻慢);忽薄(轻视)
neglect;
3.好像 。
忽似(恍若,好像);忽若(恍若,好像);忽怳(似有似无)
seem;
副词
◎忽然;突然。
忽逢桃花林。 路转溪头忽见。 忽闻客大呼。 忽一人大呼。
忽冷忽热;忽明忽暗;忽漫(忽而,偶然);忽剌巴(忽然);忽儿(突然,忽然);忽流(忽然)
suddenly;
形容词
1.急速。
其亡也忽焉。 忽反顾以游目兮。
忽眨(眼睛不停地开闭);忽焉(快速的样子);忽溜(转动的样子);忽腾腾(快迅奔腾的样子);忽骤(犹急速)
swiftly;
2.渺茫;辽远;恍忽。
忽乎吾将行兮。
dim; remote;
名词
1.中国古代的长度和重量单位,1忽等于1/1000分,即等于1/3000厘米或1/20000克。
hu;
2.姓。
忽字的翻译
纠错- suddenly, abruptly; neglect
- vernachlässigen, übersehen, ignorieren (V), plötzlich, unvermittelt (Adj), Hu (Eig, Fam)
- négliger, ne pas tenir compte de, soudainement, tantôt... tantôt...
忽的国语辞典解释
忽

详细解释
动
1.不留心、不注意。
唐 · 魏征《论时政疏》:“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明 · 方孝孺《深虑论》:“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
忽略、疏忽。
2.轻视、瞧不起。
汉 · 曹操《表刘琮令》:“蔑万里之业,忽三军之众。”唐 · 李白《与韩荆州书》:“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
副
◎突然。
唐 · 杜甫《赠卫八处士》诗:“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唐 · 白居易《琵琶行》:“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忽喜忽忧、忽冷忽热。
形
◎快速的、一瞬间。
《左传 · 庄公十一年》:“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
倏忽。
名
◎姓。如明代有忽仲、忽明。
忽的两岸词典解释
忽

详细解释
1.不重视;忽略。
疏忽、忽怠、忽慢。
2.忽然;突然。
忽冷忽热、忽明忽暗、忽见陌头杨柳色。
3.《书》疾速。
忽焉、倏忽。
4.姓。
忽的字源字形
纠错 战国 金文 战国晚期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