梮

复制

ㄐㄩ

木部共11画左右结构U+68AE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木部

11画

7画

左右结构

SNNK

DSSR

FXYJ

47927

U+68AE

12345135251 横、竖、撇、点、横折、横、撇、横折钩、竖、横折、横

梮字概述

纠错

〔梮〕字拼音是(jū),部首是木部,总笔画是11画

〔梮〕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木、局”。

〔梮〕字仓颉码是DSSR,五笔是SNNK,四角号码是47927,郑码是FXYJ

〔梮〕字的UNICODE是U+68AE,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6798,UTF-32:000068AE,UTF-8:E6 A2 AE。

〔梮〕字异体字是

梮的笔顺

纠错
Loading...

梮的意思

纠错

ㄐㄩ

基本解释

上山穿的钉鞋。一说上山坐的滑竿一类的乘具:“泥行乘毳(橇),山行则~。”

抬土的器具。

古人吃饭时的一种器具。

古代占卜时用的器具;亦指棋盘。

详细解释

名词

1.有锥的屐,山行时安在鞋上防滑。一说为登山的轿。

泥行乘毳,山行则 《汉书》

apiked clogs;

2.同“”。抬土的工具。

收而场功,偫而畚 《国语》

carrying pole;

梮字的翻译

纠错
  1. snowshoes

梮的国语辞典解释

折叠展开

ㄐㄩˊ

详细解释

1.古代送饭食的器具。

《广韵 · 入声 · 烛韵》:“梮,舆食器也。”

2.运土的器具。

《国语 · 周语中》:“收而场功,㣥而畚梮。”三国吴 · 韦昭 · 注:“梮,举土之器。”

3.行走山路时安装在鞋底的锥形物,有防滑的作用。

《汉书 · 卷二九 · 沟洫志》:“泥行乘橇,山行则梮。”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梮的两岸词典解释

折叠展开

ㄐㄩˊ

详细解释

1.《书》古代抬举食物的用具。

2.《书》古代一种抬土的器具。

收而场功,而畚梮(《国语‧周语中》)。

3.《书》安装在鞋底的锥形物。用于行走山路时防滑。

泥行乘橇,山行则梮(《汉书 · 卷二十九 · 沟洫志》)。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梮的字源字形

纠错

梮(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梮(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梮(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梮(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梮(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梮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