瑑
复制王部共13画左右结构U+7451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瑑的笔顺
纠错- 横
- 横
- 竖
- 提
- 撇折
- 横撇/横钩
- 横
- 撇
- 弯钩
- 撇
- 撇
- 撇
- 捺
瑑的意思
纠错瑑

基本解释
①玉器上雕刻的凸起的花纹:“~圭璋八寸。”
②在玉器上雕刻凸起的花纹:“臣闻良玉不~,资质润美,不待刻~。”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从玉,彖声。本义:玉器上隆起的雕刻花纹) 同本义。
瑑,圭璧上起兆琢也。 瑑圭璋璧琮。 瑑圭璋八寸。
瑑饰(雕在玉器上的纹饰);瑑璧(雕有纹饰的璧玉);瑑琮(有雕纹的琮玉)
raised figures on jadeware;
动词
◎指雕刻瑑纹或文字。
大圭不瑑。 雕瑑复朴。 臣闻良玉不瑑,资质润美,不待刻瑑。
瑑刻(雕刻);瑑削(雕刻。引申为精心推敲文字)
carve(figures and word);
瑑字的翻译
纠错- carve, engrave, cut out, sculpt
瑑的国语辞典解释
折叠展开
瑑

详细解释
名
◎玉器上所雕刻的花纹。
《说文解字 · 玉部》:“瑑,圭璧上起兆瑑也。”
动
◎在玉器上雕刻花纹。
《汉书 · 卷五六 · 董仲舒传》:“然则常玉不瑑,不成文章;君子不学,不成其德。”《新唐书 · 卷七六 · 后妃传上 · 杨贵妃传》:“凡充锦绣官及冶瑑金玉者,大抵千人。”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瑑的两岸词典解释
折叠展开
瑑

详细解释
1.《书》玉器上隆起的雕刻花纹。
2.《书》在玉器上雕刻花纹。
然则常玉不瑑,不成文章(《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瑑的字源字形
纠错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