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ㄐㄧ

禾部共16画左右结构U+7A4D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禾部

16画

11画

左右结构

TGMY

HDQMC

MFCL

25986

U+7A4D

3123411212511134 撇、横、竖、撇、点、横、横、竖、横、竖、横折、横、横、横、撇、点

𥡯 𥢼

積字概述

纠错

〔積〕字拼音是(jī),部首是禾部,总笔画是16画

〔積〕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禾、責”。

〔積〕字造字法是形聲。从禾,責聲。从「禾」,表示與農作物有關。本义是堆積穀物。

〔積〕字仓颉码是HDQMC,五笔是TGMY,四角号码是25986,郑码是MFCL

〔積〕字的UNICODE是U+7A4D,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1309,UTF-32:00007A4D,UTF-8:E7 A9 8D。

〔積〕字异体字是𥡯𥢼

積的笔顺

纠错
  • 横折

積的意思

纠错

ㄐㄧ

基本解释

積聚,貯藏。①穀類的積蓄。《説文•禾部》:“積,聚也。”②積聚之物。《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居則具一日之積,行則備一夕之衛。”

累積,堆疊。《易•升》:“君子以順德,積小以高大。”

蘊蓄;蘊含。《禮記•樂記》:“和順積中,而英華發外。”

堆子,垛子。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廣動植》:“遇狼數十頭,其人窘急,遂登草積上。”

多。《周禮•地官•遺人》:“掌邦之委積,以待施惠。”

習慣的;積久漸成的。《荀子•解蔽》:“私其所積,唯恐聞其惡也。”

滯積,停止。《莊子•天道》:“天道運而無所積,故萬物成;帝道運而無所積,故天下歸;聖道運而無所積,故海内服。”

鬱積於心。《金史•后妃傳•宇文虛中傳》:“虛中恃才輕肆,好譏訕,凡見女直人輒以礦鹵目之,貴人達官往往積不能平。”

中醫術語。指寒積、食積等病症。《靈樞經•百病始生》:“積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積也。”

數學名詞。諸數相乘的結果稱為這些數的積。《九章算術》:“廣從步數相乘得積步。”

量詞。一堆為一積。《太平廣記》卷三百九十四弓I《録異記》:“仍十枚一積。”

衣裙的褶子。《釋名•釋衣服》:“素積,素裳也。辟積其要中使踧,因以名之也。”

通“”。《公羊傳•莊公十七年》:“夏,齊人瀸于遂。瀸者何?瀸,積也,衆殺戍者也。”

通“”。功業。《管子•權修》:“或有積而不食者,則民離上。”

通“”。蹤蹟。《後漢書•鄧晨傳》:“晨發積射士千人。”

详细解释

1.形聲。从禾,責聲。从「禾」,表示與農作物有關。本義:堆積穀物。

2.同本義。

,聚也。 《說文》。按,禾穀之聚曰積。令野修道委 《周禮 · 大司徒》。注:「少曰委,多曰積。」掌邦之委 《周禮 · 遺人》。疏:「三十里言委,五十里言積。」故人主其食,守其用。 《鹽鐵論 · 錯幣》

積穀(存積米穀以備災荒);積居(聚積;囤積);積倉(貯存穀物的糧倉)

amass; store up;

3.累積;堆疊。

土成山,風雨興焉。(土成爲高山,風雨就能從山裏興起,即指土成山能使氣侯發生變化而興風作雨。興,起,產生。焉,於是,從這裏。) 《荀子 · 勸學》積水成淵。薪其中。 《聊齋志異 · 狼三則》轉視積薪後。大風揚雪。 清 · 姚鼐《登泰山記》善成德。 《荀子 · 勸學》能已熱。 明 · 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祖父子孫棄者。 清 · 袁枚《黃生借書說》

積石(堆聚的石頭);積委(累聚,儲存);積威(累積而成的威勢);積重(財物的累聚、蓄積);積氣(積聚的氣)

accumulate;

4.蘊積,積蓄。

商賈以幣之變多貨逐利。 《史記 · 平準書》乃倉。 《詩 · 大雅 · 公劉》

積中(蘊積於心中);積伐(蘊蓄才能並自我誇耀);積志(蓄志,夙願)

hold in store; be latent;

5.滯留。

天道運而無所 《莊子 · 無道》

積污(積滯污穢);積塞(積滯堵塞);積抱(鬱積的懷抱);積忿(忿恨鬱積於心);積怒

stagnate;

6.累計。

於今。(算到現在。,累計。) 唐 · 柳宗元《捕蛇者說》

add up;

名词

1.指貯積起來的錢物等。

主國五 《周禮 · 司儀》共其牢禮膳之牛。 《周禮 · 牢人》居則具一日之 《左傳 · 僖公三十三年》。注:「芻米禾薪。」完者,使守 《漢書 · 刑法志》士卒死傷如 司馬遷《報任安書》足恃。(,動詞用作名詞,蓄的東西。蓄同。) 漢 · 賈誼《論積貯疏》

積陳(蓄積陳糧);積滯(滯積的水流);積實(指谷粟財貨等);積委(指積貯的財物);積蘇(聚積的柴草)

accumulated;

2.中醫指兒童消化不良的病 。

積痞(中醫名詞。指體腔內可以摸得到的硬塊);這孩子有積了;奶積

indigestion;

3.乘積的簡稱,即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數或量相乘所得出的數或量 。

求積

product;

4.通「襀」。衣裙的褶子。

褰縐,紆徐委曲。 《史記 · 司馬相如列傳》美襞以酷烈兮,允麈邈而難。 《文選 · 張衡 · 思玄賦》

wrinkles of the clothing;

5.通「績」。功勞。

厚者流澤廣,薄者流澤狹也。 《荀子 · 禮論》幽窮。 《漢 · 北海相景君碑》

achievement; merit;

形容词

1.長久。

所居之官輒年不徙。 《後漢書》

積日累歲(形容時間長久);積祖(祖祖輩輩;一貫);積世(累世,歷代);積雨(久雨)

long-standing;

2.習慣的;積久漸成的。

常俗生於習。 漢 · 蔡邕《述行賦》

積竊(慣偷);積賊(慣偷);積悃(久積的誠摯之心);積賭(長期賭博;老賭客)

habitual;

積字的翻译

纠错
  1. accumulate, store up, amass
  2. aufhäufen (S)​, ansammeln (V)​, Multiplikation (Math)
  3. accumuler, amasser

積的国语辞典解释

折叠展开

ㄐㄧ

详细解释

1.蓄存、储藏。

囤积、积货逐利。

2.累聚。

《易经 · 系辞下》:“善不积,不足以成名。”《荀子 · 劝学》:“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聚积、淤积、日积月累。

3.阻滞、滞碍。

《庄子 · 天道》:“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

长久累存的。

南朝梁 · 王僧孺《春怨诗》:“积愁落芳鬓,长啼坏美目。”

积怨、积习。

数与数相乘的得数。如三乘五等于十五;十五为“”。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積的两岸词典解释

折叠展开

ㄐㄧ

详细解释

1.集聚;累积。

积习、积案、积谷防荒、雨太大,坑里很快就积满了水。

2.中医指长期蓄累而成的体内疾病。

3.数学上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依序相乘所得出的数。如2乘以5的积是10,2乘以3乘以7的积是42。也作“乘积”、“积数”。

4.台⃝姓。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積的字源字形

纠错

積(金文·战国·战国) 战国 金文 战国

積(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積(简·秦·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

積(简·秦·里耶) 里耶

積(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積(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積(传抄·唐·唐代石刻篆文) 传抄 唐代石刻篆文

積(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積(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積(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積(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積(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