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zhí ㄓˊ

糸部共12画上下结构U+7D77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糸部

12画

6画

上下结构

形声字

RVYI

QIVIF

DQZ

55903

4916

8474

U+7D77

121354554234 横、竖钩、提、撇、横折弯钩/横斜钩、点、撇折、撇折、点、竖钩、撇、点

𡈊

絷字概述

纠错

〔絷〕字拼音是(zhí),部首是糸部,总笔画是12画

〔絷〕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执、糸”,五行属金。

〔絷〕字造字法是会意。从糸( mì ),执声。本义是系绊马足。绊。

〔絷〕字仓颉码是QIVIF,五笔是RVYI,四角号码是55903,郑码是DQZ,中文电码是4916,区位码是8474

〔絷〕字的UNICODE是U+7D77,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2119,UTF-32:00007D77,UTF-8:E7 B5 B7。

〔絷〕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三级字表中,序号7298

〔絷〕字异体字是𡈊

絷的笔顺

纠错
Loading...

絷的意思

纠错

zhíㄓˊ

基本解释

拴,捆。~维(❶原指拴住客人的马以挽留客人,后指延揽、挽留人材;❷束缚)。

马缰绳。

拘捕,拘禁。~拘。

详细解释

动词

1.会意。从糸( mì ),执声。本义:系绊马足。绊。

2.同本义。

之维之。 《诗 · 小雅 · 白驹》。又传:“绊也”。轩冕诚可慕,所忧在维。 韦应物《洛都游寓》

絷韁(系缚韁绳);絷维(喻挽留人才)

tie up with rope or chain;

3.拘禁;束缚。

南冠而者谁也? 《左传 · 成公九年》

絷拘(束缚,拘绊);絷囚(囚犯);絷缚(捆绑;拘捕)

fetter a prisoner; take into custody; restrain;

名词

拴住马足的绳索。

言授之,以其马。 《诗 · 周颂 · 有客》马前。 《左传 · 成公二年》

絷维(系马的绳索。引申为束缚)

reins;

絷字的翻译

纠错
  1. confine, tie up; imprison, shackle
  2. verbinden, zusammen binden
  3. attacher (les jambes d'un cheval)​, ficeler, ligoter, corde

絷的字源字形

纠错
以下是“”的正体“”的字形

絷(石经·汉·熹平石经) 石经 熹平石经

絷(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絷(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絷(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絷(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絷(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