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
复制緩的笔顺
纠错緩的意思
纠错緩缓

基本解释
①慢,與「急」相對。~步。~行( xíng )。~慢。遲~。
②延遲。~刑。~辦。~役。~徵。刻不容~。
③放鬆,鬆弛。~和。~衝。~解( jiě )。和~。
④甦醒,恢復。~氣。~醒。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形聲。从糸( mì ),爰( yuán )聲。本義:寬鬆;寬大。
2.同本義 。
緩帶(放寬衣帶。從容自在的樣子);緩服(寬鬆的服裝。對戎裝而言);緩帶輕裘(寬鬆的衣帶,輕暖的皮衣。形容從容儒雅的風度)
relaxed; be not tense;
3.慢;不急迫。與「急」相對。
緩,舒也。 夫人於事己者過急,於事人者過緩。 民事不可緩也。
緩緩(緩慢的樣子。同徐徐);緩步代車(慢步行走以代替乘車。同安步當車);緩轡而行(信馬由繮地慢走)
slow;
4.柔軟 。
緩土(柔軟而鬆散的土壤);緩歌慢舞(悠柔美妙的歌聲和舞步)
soft;
5.不陡[峭] 。
緩坡
gentle;
6.軟弱;柔弱 。
緩箭(去勢微弱之箭);緩聲(柔緩的音樂和歌聲)
weak;
動
1.延期,延遲。
今夫緩於事己者,安能急於事人? 君子以議獄緩死。
緩死(寬緩減免死刑;延長壽命);緩召(軍事用語。應受動員召集或臨時召集的後備軍人以及國民兵,因故延緩徵召的,稱爲緩召);緩決(法律名詞,對已宣判死刑的犯人,依據特定的狀況,於一定時期內暫緩處決)
delay; postpone;
2.下垂 。
緩耳(緩弛下垂之耳)
hang;
3.甦醒,復活 。
緩氣;緩醒
recuperate; revive;
4.怠慢 。
緩怠(緩慢鬆懈;拖延怠忽);緩留(緩慢遲鈍)
neglect;
5.刑法等寬宏、寬恕 。
緩決(對死刑犯人暫緩處決);緩獄(寬緩刑獄)
forgive; pardon;
緩字的翻译
纠错- slow, leisurely; to postpone, delay
- faul, träge , verschieben, aufschieben
- retarder, se rétablir, modérer, lent, doux
緩的国语辞典解释
緩缓

详细解释
形
1.慢而不急。
《韩非子 · 观行》:“董安于之心缓,故佩弦以自急。”《文选 · 刘孝标 · 辩命论》:“短则不可缓之于寸阴,长则不可急之于箭漏。”
缓步、缓慢。
2.宽松。
《文选 · 古诗十九首 · 行行重行行》:“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动
1.放松。
先缓口气再说吧!
2.延迟。
《孟子 · 滕文公上》:“民事不可缓也。”《金史 · 卷八八 · 康括安礼传》:“赏有功不可缓。”
缓期、缓兵之计。
名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缓邵。
緩的两岸词典解释
緩缓

详细解释
1.宽松;不紧张。
缓和、缓解、松缓。
2.迟;慢。
迟缓、放缓脚步、缓步当车。
3.推迟;延迟。
缓期、刻不容缓、这事缓两天再办。
4.放松;恢复到正常的生理状态。
刚缓过气来、即将枯死的盆栽,浇水后又缓过来了。
5.姓。
緩的字源字形
纠错 楚〔战国〕 简 包山
楚〔战国〕 简 上博
秦 简 睡虎地
汉 简 张家山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