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ㄧˋ

衣部共13画上下结构U+88D4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衣部

13画

7画

上下结构

形声字

YEMK

YVBCR

SRLD

00227

5939

5065

U+88D4

4135342534251 点、横、撇、竖提、撇、捺、竖、横折钩、撇、点、竖、横折、横

𠆘 𧘉 𧘊 𧘯 𧚞 𧛨 𧛲 𧜟

裔字概述

纠错

〔裔〕字拼音是(yì),部首是衣部,总笔画是13画

〔裔〕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衣、冏”,五行属土。

〔裔〕字造字法是形声。衣袖。也指衣裳的前襟。本义是衣服的边缘。

〔裔〕字仓颉码是YVBCR,五笔是YEMK,四角号码是00227,郑码是SRLD,中文电码是5939,区位码是5065

〔裔〕字的UNICODE是U+88D4,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5028,UTF-32:000088D4,UTF-8:E8 A3 94。

〔裔〕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字表中,序号5548

〔裔〕字异体字是𠆘𧘉𧘊𧘯𧚞𧛨𧛲𧜟

裔的笔顺

纠错
  • 竖提
  • 横折钩
  • 横折

裔的意思

纠错

ㄧˋ

基本解释

衣服的边缘。

边,边远的地方。海~。四~。

后代子孙。后~。华~。

〔~~〕a.四散流布的样子,如“淫淫~~,缘陵流泽”;b.形容舞姿或步履袅娜;如“纡长袖而屡舞,翩跹跹以~~”。

姓。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衣袖。也指衣裳的前襟。本义:衣服的边缘。

2.同本义 。也泛指边沿。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 《楚辞》

裔邑(边地)

hem;

3.边远的地方。

流四凶族…投诸四 《左传》

裔民(流放边地的凶恶之民)

remote region; borderland; distant place;

4.边远地区的民族。

不谌夏,夷不乱华。 《左传》

裔不谋夏(夷狄不可侵乱华夏)

nationality in the remote region;

5.后代。

功加于时,德垂后 《书 · 微子之命》谓我诸戎,是四岳之胄也。 《左传 · 襄公十四年》,苗 《广韵》访后 《新唐书 · 李白传》

裔胄(后代的子孙);裔子(后代子孙);裔姓(同姓后代)

descendants;

裔字的翻译

纠错
  1. progeny, descendants, posterity
  2. Grenzgebiet, entfernte Gegend, Grenze (S)​, Nachkommen, Nachfahren (S)
  3. descendance, postérité

裔的国语辞典解释

折叠展开

ㄧˋ

详细解释

1.衣服的边缘。

《说文解字 · 衣部》:“裔,衣裾也。”

2.边缘。

《楚辞 · 屈原 · 九歌 · 湘夫人》:“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淮南子 · 原道》:“故虽游于江浔海裔,目观掉羽武象之乐。”

3.后代子孙。

《文选 · 左思 · 吴都赋》:“其居则高门鼎贵,魁岸豪杰,虞魏之昆,顾陆之裔。”

后裔。

4.边远的地方。

《左传 · 文公十八年》:“投诸四裔,以御螭魅。”唐 · 柳宗元《自衡阳移桂十余本植零陵所住精舍》诗:“谪官去南裔,清湘绕灵岳。”

5.边疆民族的总称。

《左传 · 定公十年》:“裔不谋夏,夷不乱华。”

6.姓。如春秋时代齐国有裔款。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裔的两岸词典解释

折叠展开

ㄧˋ

详细解释

1.后代子孙。

亚裔、华裔、后裔。

2.《书》边远的地方。

四裔、边裔。

3.《书》边缘。

水裔、海裔。

4.姓。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裔的字源字形

纠错

裔(金文·战国·战国早期) 战国 金文 战国早期

裔(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裔(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裔(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裔(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裔(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裔(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含裔字的成语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