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
复制郵的笔顺
纠错郵的意思
纠错郵邮
1
基本解释
①驛站。古時傳遞文書、供應食宿和車馬的館舍。《孟子•公孫丑上》:“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
②古時傳送文書的人。《漢書•京房傳》:“房意愈恐,去至新豐,因郵上封事。”
③傳送;郵寄。《論衡•定賢》:“傳〔儒〕者傳學,不妄一言,先師古語,到今具存,雖帶徒百人以上,位博士文學,郵人門者之類也。”
④田間舍。 《禮記•郊特牲》:“饗農及郵表畷。”
⑤通“尤”。①過失,罪過。《詩•小雅•賓之初筵》:“是曰既醉,不知其郵。” ②怨恨。《荀子•議兵》:“故刑一人而天下服,罪人不郵其上,知罪之在己也。”③最甚;最突出。《正字通•邑部》:“郵,最也。與尤通。”
⑥姓。《左傳•哀公二年》:“甲戌,將戰。郵無䘏御簡子,衛太子為右。”
详细解释
名词
1.會意。從邑垂。垂,邊郵;邑,城邑。「郵」,從邑,由聲。本義:古地名。
2.同本義。
郵,左馮翊高陵,從邑,由聲。
You village;
3.傳遞文書的驛站。
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 因郵上封事。 繕治郵亭。
郵吏(驛戰管郵遞的小官);郵館(設在驛站的旅店);郵驛(古時辦理傳送公務信件的地方)
post; mail;
4.指傳送文書的人。
殷洪喬不爲致書郵。
郵人(傳遞公文書信的人)
postman; mailman;
5.古代井田間田官督耕所居的廬舍 。
郵舍(古代田官督耕居住的廬舍)
house;
6.通「尤」。過失,罪過。
不知其郵。 郵又甚焉。 以顯朕郵。
郵罰(判人罪過,處罰其身)
fault; crime;
動
1.傳遞;郵寄 。
郵子(驛卒。傳送文書、公物的差役);郵書(寄遞的書信);信已經郵去;這月給母親郵三十元
post;
2.通「尤」。責怪。
己無郵人。 罪人不郵其上。
blame;
郵字的翻译
纠错- postal, mail; post office
- etw. mit der Post schicken (V), postalisch (Adj)
- envoyer par la poste, postal
郵的国语辞典解释
郵邮

详细解释
名
1.传递文书信件的机关。
《孟子 · 公孙丑上》:“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
邮局。
2.邮票的简称。
集邮。
3.过失。
《诗经 · 小雅 · 宾之初筵》:“是曰既醉,不知其邮。”汉 · 郑玄 · 笺:“邮,过也。”《汉书 · 卷一〇 · 成帝纪》:“天著变异,以显朕邮,朕甚惧焉。”
4.姓。如春秋时有邮无恤。
动
◎寄、传递。
清 · 恽敬《潮州韩文公庙碑文》:“为碑文邮之潮州,与潮之贤士大夫商公之故,且告后世焉。”
邮寄、邮递。
副
◎极、甚、格外。
《列子 · 周穆王》:“鲁之君子,迷之邮者,焉能解人之迷哉。”
郵的两岸词典解释
郵的字源字形
纠错 春秋 玉书 侯马盟书
秦 简 睡虎地
秦 简 关沮
秦 简 岳麓书院
秦 简 里耶
汉 简 张家山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