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ā ē

阝部共7画左右结构U+963F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阝部

7画

5画

左右结构

形声字

BSKG

NLMNR

YAJ

71220

7093

1602

U+963F

5212512 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横、竖、横折、横、竖钩

阿字概述

纠错

〔阿〕字是多音字,拼音是(ā、ē),部首是阝部,总笔画是7画

〔阿〕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阝、可”或“、可”,五行属土。

〔阿〕字造字法是形声。从阜,可声。本义是大的山陵,大的土山。

〔阿〕字仓颉码是NLMNR,五笔是BSKG,四角号码是71220,郑码是YAJ,中文电码是7093,区位码是1602

〔阿〕字的UNICODE是U+963F,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8463,UTF-32:0000963F,UTF-8:E9 98 BF。

〔阿〕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中,序号0913,属常用字

阿的笔顺

纠错
Loading...

阿的意思

纠错

1ā

基本解释

加在称呼上的词头。~大。~爷。~爹。~罗汉。~毛。~婆。~弟。~姊。

2ē

基本解释

迎合,偏袒。~附。~其所好。~谀逢迎。

凹曲处。山~。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从阜,可声。本义:大的山陵,大的土山。

2.同本义。

big mound;

阿,大陵也。一曰曲阜也。 —— 《说文》我陵我阿。 —— 《诗·大雅·皇矣》有卷者阿。 —— 《诗·大雅·卷阿》在彼中阿。 —— 《诗·小雅·菁菁者莪》

阿丘(一边偏高的土丘)

3.泛指山。

mountain;

流自眺夫衡阿兮。 —— 张衡《思玄赋》。注:“山下也。”

阿阜(山峰,峰峦);崇阿(高大的山)

4.山坡。

hillside;

5.细缯,古代一种轻细的丝织品。

fine silks;

衣阿锡,曳齐纨。 —— 《淮南子·修务》被阿锡,揄纻缟。 —— 《史记·司马相如传》曳阿锡。 —— 《汉书·礼乐志》。注:“细缯也。”

阿锡(细的丝布。阿指细缯,锡是细布)

6.曲隅,角落。

corner;

四阿重屋。 —— 《周礼·考工记》若有人兮山之阿。 —— 《楚辞·山鬼》。注:“曲隅也。”周阿而生 —— 班固《西都赋》。注:“庭之曲也。”汾之阿。 —— 《汉书·礼乐志》。注:“水之曲隅。”

7.水边。

waterside;

丙午,天子饮于河水之阿。 —— 《穆天子传》

8.近旁 。

nearby; near;

阿门(旁门)

9.地名。即今山东省东阿县 。

Dong'e county;

阿缟(古代齐国东阿县所产的细缯)

动词

1.曲从;迎合。

pander to; play up to;

弗谏而阿之。 —— 《国语·周语》。注:“随也。”阿郑君之心。 —— 《吕氏春秋·长见》行叩诚而不阿兮。 —— 《楚辞·逢纷》。注:“曲也。”是察阿党。 —— 《礼记·月令》。注:“谓治狱吏以私恩,曲桡为也。”

阿奉(阿谀奉承);阿世(迎合世俗);阿邑(迎合奉承的样子);阿意(曲意附和他人的心意)

2.偏袒 。

be unfairly partial to;

阿好(偏袒自己所喜好的人或事物);阿私(偏袒;庇护);阿党(结党偏私)

3.〈方〉∶通“”。拉,排泄大小便 。

exerete;

阿金溺银(指生财有道);阿绵花屎(拖延,磨时间)

4.另见ā;ǎ;à;a。

3ǎㄚˇ

详细解释

叹词

1.用于表示各种感情(如惊讶)。

ah;

阿,你怎的这样客气起来! —— 鲁迅《呐喊·故乡》

2.另见ā;à;a;ē;ě。

4àㄚˋ

详细解释

副词

〈方〉∶可,是否 may; can; whether or not。用在问句中,加强语气。

阿晓得(可晓得)?阿去(可去)?

阿字的翻译

纠错
  1. prefix for people's names; used in transliteration
  2. Partikel
  3. (préfixe ou suffixe informel)​, (placé devant un nom ou un terme de parenté pour former une appellation)​, flatteur, flatter, se plier

阿的国语辞典解释

折叠展开

1ē

详细解释

1.大陵、大土丘。

唐•王勃〈滕王阁序〉:“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2.转折、弯曲的地方。

《文选•古诗十九首•冉冉孤生竹》:“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汉书•卷二二•礼乐志》:“沛施祐,汾之阿,扬金光,横泰河。”

3.屋宇、屋檐。

《周礼•冬官考工记•匠人》:“堂崇三尺,四阿重屋。”《文选•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4.姓。如唐代有阿光进。

1.迎合、偏袒。

《孟子•公孙丑上》:“智足以知圣人,污不至阿其所好。”《吕氏春秋•离俗览•高义》:“阿有罪,废国法,不可。”

阿附、阿私、谄媚阿谀。

2.倚靠。参见“阿衡”条。

2àㄚˋ

详细解释

(二)之又音。

3ā

详细解释

置于语尾。

做人阿!要脚踏实地才是。

表示疑问、惊讶等语气。

阿!你怎么啦?为什么血流满面?

词头:(1) 加在称谓上。

阿姨、阿婆、阿兄、阿爹。南朝梁•无名氏〈木兰诗〉二首之一: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2) 加在名字上。如汉代曹操的小字称为阿瞒、三国时蜀汉后主刘禅人称阿斗。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阿的两岸词典解释

折叠展开

1ē

详细解释

1.屈从;奉承。

刚直不阿、阿谀。

2.指山东东阿。

阿胶。

3.〈书〉(山、水等)弯曲之处。

山阿。

4.姓。

2ā

详细解释

1.词的前缀:

2.附著在姓、名或某些称呼前(含亲暱意味)。

阿李、阿丽、阿妹。

3.用在“大、二、三……”前,表示排行(有时也含亲暱意味)。

阿大、阿二、阿六。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阿的字源字形

纠错

阿(金文·西周·西周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阿(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阿(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阿(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阿(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阿(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阿(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阿(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