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
复制靡字概述
纠错〔靡〕字拼音是(mí),部首是麻部,总笔画是19画。
〔靡〕字是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麻、非”,五行属水。
〔靡〕字造字法是形声。从非,麻声( mǐ )。本义是无;没有。
〔靡〕字仓颉码是ICLMY IDLMY,五笔是YSSD86,OSSD98,四角号码是00211,郑码是TGFK,中文电码是7238,区位码是3550。
〔靡〕字的UNICODE是U+9761,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8753,UTF-32:00009761,UTF-8:E9 9D A1。
〔靡〕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序号3466,属次常用字。
靡的笔顺
纠错- 点
- 横
- 撇
- 横
- 竖
- 撇
- 点
- 横
- 竖
- 撇
- 捺
- 竖
- 横
- 横
- 横
- 竖
- 横
- 横
- 横
靡的意思
纠错靡
1
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靡
2
详细解释
动词
1.形声。从非,麻声( mǐ )。本义:无;没有。
2.同本义 。
靡,无也。 靡室靡家。 靡日不思。 靡不有初。 靡计不施。 靡不毕现。
靡有孑遗(没有遗漏,一点儿不剩)
no; not;
3.散乱;顺风倒下。
望其旗靡。 左右皆靡。 汉军皆披靡、分散之貌。 利夫秋豪害靡国家。 虫尽靡。
风靡;委靡;披靡,靡拉(毁损破坏);靡披(草木随风所至,无不倒伏);靡徙(失正,抑退的样子);靡敝(衰败,败坏);靡然(随风披靡的样子)
disperse; blown away by the wind;
4.蔓延 。
靡迤(绵延不绝的样子)
spread;
形容词
1.细腻;细密。
靡颜腻理。
靡密(细密,细致):靡曼(肌理柔腻细致);靡颜腻理(形容美人容颜姣妍,肌肤细腻)
meticulous;
2.华丽,美好。
不侈于后世,不靡于万物。
靡曼(柔弱,柔美,华丽)
tender; fine;
3.缓。
行迈靡靡。
靡迤(小步而行);靡靡(迟缓的样子;柔和的乐音)
slow;
4.另见 mí。
靡字的翻译
纠错- divide, disperse, scatter
- prodigue, dissiper, extravagant, ne pas
靡的国语辞典解释
靡
1
详细解释
动
1.顺势倒下。
《左传 · 庄公十年》:“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文选 · 潘岳 · 闲居赋》:“训若风行,应如草靡。”
所向披靡。
2.没有。
明 · 归有光《先妣事略》:“室靡弃物,家无闲人。”
形
1.奢侈。
奢靡、浮靡。
2.细致。
《楚辞 · 宋玉 · 招魂》:“靡颜腻理,遗视矊些。”
3.华丽美好。
宋 · 苏轼《论养士》:“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何可胜数!”
副
◎无、不。
《诗经 · 小雅 · 节南山》:“不吊昊天,乱靡有定。”宋 · 陆游《删定官供职谢启》:“是以鄙夫深文而不知还,儒者高谈而靡适用。”
靡
2
详细解释
动
1.浪费。
《墨子 · 节葬下》:“此为辍民之事,靡民之财,不可胜计也。”
2.毁伤、碎烂。
《淮南子 · 说山》:“比干以忠靡其体,被诛者非必忠也。”
形
◎腐败。
生活靡烂。
靡的字源字形
纠错 秦 简 睡虎地
秦 简 岳麓书院
秦 简 关沮
汉 简 张家山
汉 石经 熹平石经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唐 传抄 唐代石刻篆文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