髾
复制髟部共17画上下结构U+9AFE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髾的意思
纠错髾

基本解释
①头发梢:“撮发为髻,散垂馀~于其后。”
②旌旗上所垂的羽毛:“曳长庚之飞~。”
③古代妇女衣服上的装饰,形如燕尾:“蜚襳垂~。”
髾字的翻译
纠错- tail of a comet; long hair
- queue d'une comète, cheveux longs
髾的国语辞典解释
折叠展开
髾

详细解释
名
1.发梢。
《广韵 · 平声 · 肴韵》:“髾,发尾。”《宋史 · 卷四八九 · 外国传五 · 占城传》:“撮发为髻,散垂余髾于其后。”
2.古代妇女衣服上的饰物,形似燕尾。
《汉书 · 卷五七 · 司马相如传上》:“衯衯裶裶,扬衪戌削,蜚襳垂髾。”唐 · 颜师古 · 注:“髾谓燕尾之属,皆衣上假饰,非髻垂也。”
3.旌旗上所垂饰的羽毛。
《后汉书 · 卷六〇上 · 马融传》:“曳长庚之飞髾,载日月之太常。”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髾的两岸词典解释
折叠展开
髾

详细解释
1.《书》发梢。
撮发为髻,散垂余髾于其后(《宋史 · 卷四八九 · 外国列传五 · 占城》)。
2.《书》一种古代妇女衣服上的燕尾状饰物。
杂裾垂髾,目窕心与(《文选‧枚乘‧七发》)。
3.《书》旌旗上垂饰的羽毛。
曳长庚之飞髾,载日月之太常(《后汉书 · 卷六十 · 马融列传上》)。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髾的字源字形
纠错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