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烦意乱
心烦意乱的意思
心烦意乱的详细解释
【释义】
“心烦意乱”之“意”,典源作“虑”。“心烦意乱”指心情烦躁,思绪凌乱。语本战国楚・屈原〈卜居〉。△“意扰心愁”
【典源】
战国楚・屈原〈卜居〉(据《楚辞》卷六引)
[1]既[2]三年,不得复见。[3]尽忠,而[4]于谗。心烦虑乱,不知所从。往见太卜郑詹尹,曰:“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
注解
[1]屈原:公元前343∼?,名平,字原;又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人。曾做左徒、三闾大夫,怀王时,遭靳尚等人谗言毁谤,被放逐于汉北,于是作〈离骚〉表明忠贞之心;顷襄王时被召回,又遭上官大夫谮言而流放至江南,终因不忍见国家沦亡,怀石自沉汩罗江而死。重要著作有〈离骚〉、〈九章〉、〈天问〉等赋,对后代文学影响极大。
[2]放:驱逐、流放。
[3]竭知:用尽智慧。知,通“智”,音zhì,智慧。
[4]蔽鄣:阻碍,阻隔。鄣,同“障”。
【典故】
“心烦意乱”原作“心烦虑乱”。战国时楚国人屈原秉性坚贞,他为国家竭尽了忠心智慧,却屡遭奸臣谗言毁谤,而被放逐在外三年都没能再见到君王一面。在“心烦虑乱”,不知如何在这污浊世界自处的情况之下,他只好去见太卜郑詹尹,希望能藉占卜解除自己的疑惑,结果却徒劳无功。后来“心烦意乱”这个成语就从“心烦虑乱”演变而出,用来指心情烦躁,思绪凌乱。
【书证】
- 01.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七・李群玉》:“屈原仕遭谮毁,不知所诉,心烦意乱,赋为〈离骚〉,骚,愁也。”
- 02.《三国演义》第三一回:“袁绍回冀州,心烦意乱,不理政事。”
- 03.《孽海花》第七回:“倒听得后梢男女笑语声,小孩啼哭声,抹骨牌声,夹著外面风声,水声;嘈嘈杂杂,闹得心烦意乱,不知怎样才好。”
【用法】
语义心情烦躁,思绪凌乱。
类别用在“烦躁慌乱”的表述上。
例句
①外头吵杂的声音,让他心烦意乱,根本念不下书。
②一直没接到男友的电话,让她心烦意乱,无法专注于工作。
③夜里来来往往的车声,吵得人心烦意乱,什么事都做不成。
④自从失业后,他就整天愁眉不展,心烦意乱,不知如何是好。
⑤看到办公桌上堆满待决的公文,她不禁感到心烦意乱,直想调头走人。
⑥大考日渐逼近,我却依然为女友心烦意乱,无心于书本,真不知道如何是好。
⑦她真是个女强人,不管事情再多再杂,她总是从容应付,没见过她露出心烦意乱的样子。
心烦意乱的翻译
- confused and worried
- いらいらして気(き)も転倒(てんとう)せんばかりである
- désemparé(ennuyé)
- nervǒssein(keine Ruhe finden)
- выводить из равновесия(расстрáиват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