ēnáo

不阿不挠

拼音 bù ē bù náo 怎么读

注音 ㄅㄨˋ ㄟ ㄅㄨˋ ㄋㄠˊ

繁体 不阿不撓

近义词 不屈不挠

不阿不挠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不奉承、不屈服。义近“不屈不挠”。见“不屈不挠”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不屈不挠”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先秦儒家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在《荀子》书中记载了一段孔子与门下弟子子贡的对话。子贡问:“为什么君子重视玉而轻视珉呢?难道是因为玉少而珉多吗?”孔子答道:“欸!赐啊,这是什么话呢!君子怎么会因为数量多就轻视,数量少就看重呢?君子重视玉石,是因为玉石可拿来比拟君子的品德。玉石温润而有光泽,就好像仁;坚固而有文理,好比智;刚强不屈,就好像义;有棱角却不会割伤人,好比有德行的人;即使折断它也不会弯曲,就像勇;玉的瑕疵都显露于外,便是诚信;敲打玉石,声音清脆远扬,就像美好的言辞。所以即使珉有鲜艳的花纹,也比不上玉石的洁白明亮。这便是君子重视玉石的原因啊!”后来这里的“折而不桡”演变成“不屈不挠”这句成语,用来指意志坚毅不肯屈服。

【书证】

  • 01.明・朱之瑜《朱舜水集・卷一七・杂著・直内轩》:“直者不阿不挠,无偏无倚,在心为正,于德为中,其身有不修者乎?”

不阿不挠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bù,fǒu), 一部,共4画

㈠ 不 [ bù ]

①. 副词。

②.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 如: 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③.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 如: 不,我不知道。

④. 用在句末表疑问。 如: 他现在身体好不?

㈡ 不 [ fǒu ]

①.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读音(ā,ē), 阜部,共7画

㈠ 阿 [ ā ]

①. 加在称呼上的词头。 如: 阿大。阿爷。阿爹。阿罗汉。阿毛。阿婆。阿弟。阿姊。

㈡ 阿 [ ē ]

①. 迎合,偏袒。 如: 阿附。阿其所好。阿谀逢迎。

②. 凹曲处。 如: 山阿。

读音(náo), 手部,共9画

①. 搅,搅动。 如: “使水浊者,鱼挠之”。

②. 扰乱,阻止。 如: 挠乱。阻挠。

③. 弯曲(喻屈服)。 如: 挠曲(qū)。挠折。挠志(屈节从人)。百折不挠。

④. 搔,轻轻抓。 如: 挠痒。

不阿不挠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