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加点的意思
折叠展开
源见“文不加点”。形容文思敏捷。唐 李商隐《撰彭阳公志文毕有感》诗:“延陵留表墓,岘首送沈碑。
敢伐不加点,犹当无愧辞。”。
不加点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典故】
此处所列为“文不加点”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古人书写时,如遇错字,就在写错的地方涂一点墨,表示删去。所以“文不加点”就表示文章一挥而就,不加以涂改,用来形容文人的才思敏捷,可以下笔成章,如东汉的祢衡写〈鹦鹉赋〉时就“文不加点”。祢衡恃才傲物,不为曹操所容,因此曹操将他送到黄祖那边。有一次黄祖的儿子黄射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黄射请祢衡即席为这只珍禽作一篇赋。祢衡答应了,他并在赋中形容自己写这篇赋时,下笔如飞,没有任何的错字和修改,很快地便将〈鹦鹉赋〉完成了。后来“文不加点”这句成语被用来形容文思敏捷、下笔成章,通篇无所涂改。后来“文不加点”就用来形容人的才思敏捷,援笔立成,不需涂改。
【书证】
- 01.唐・李商隐〈撰彭阳公志文毕有感〉诗:“敢伐不加点,犹当无愧辞。”
不加点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不加点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