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文
bān wén
斑文的意思
词语解释
斑文
◎花纹。
例如其中多斑文小鱼。 —— 明 · 刘基《苦斋记》
英文streak; stripe;
引证解释
1.斑驳的花纹。借指虎豹之皮。
例证《文选 · 司马相如<上林赋>》:“被斑文,跨野马。”
李善 注引 郭璞 曰:“斑文,虎豹之皮也。”
2.斑点,花纹。
例证唐 ·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上:“尧 二女 娥皇、女英 追之不及,相与慟哭,泪下沾竹,悉成斑文。”
唐 ·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下:“﹝蚺蛇﹞身有斑文,如故锦纈。”
网络解释
斑文
斑文是汉语词汇,拼音bān wén,出自明·刘基《苦斋记》。
斑文的字义分解
斑
拼音 bān 部首 文 总笔画 12斑 [ bān ] 1. 一种颜色中夹杂的别种颜色的点子或条纹。 如 斑点。斑纹。斑斓。雀斑。斑秃。斑白。斑竹。斑驳(色彩错落)。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喻从看到的一部分,推测全貌)。 [更多解释]
文
拼音 wén 部首 文 总笔画 4文 [ wén ]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 如 灿若文锦。 2. 刺画花纹。 如 文身。 3. 记录语言的符号。 如 文字。文盲。以文害辞。 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 如 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 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 如 文化。文物。 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 如 天文。水文。 7. 旧时指礼节仪式。 如 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 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 如 文质彬彬。 9. 温和。 如 文火。文静。文雅。 10. 指非军事的。 如 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 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 如 文言。文白间杂。 12. 专指社会科学。 如 文科。 13. 掩饰。 如 文过饰非。 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 如 一文不名。 15. 姓。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