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ǎ

侉子

朗读kuǎ zǐ

朗读ㄎㄨㄚˇ ㄗˇ

侉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侉子kuǎ zi

〈方〉:指说话带很重的外地口音的人。

英文a person speaking with an accent;

翻译

  • 英语 person speaking with a foreign accent
  • 法语 personne parlant avec un accent étranger

国语辞典

侉子kuǎ zi

1.河北淮南一带对山东人的俗称

2.南方人北方人的俗称。

3.称没见过世面的人。

网络解释

侉子

侉子,读音为kuǎzi,是中国一些地区的汉语方言词汇,该词具有轻蔑嘲笑意味,是一种不礼貌的称呼。出自陆容《菽园杂记》。

“侉子“总是粗鲁野蛮联系。如扬州评话宋江 · 推枣包刘唐混西城》中,写“侉子有意和少年人瞎扯蛮,拿他作作耍“;又写侉子在人群中相挤,“是人都怕侉子,他就沾光是侉子,人吃了苦,反而不和噜嗦,让他走“。这个“侉子“,据说是一个“蓝脸红胡子山西侉子“,也即赤发鬼刘唐。

侉子的字义分解

  • 拼音 kuǎ 部首总笔画 8

    侉 [ kuǎ ] 1. 口音与本地语音不合。 他说话有点儿侉。侉子(蔑视语)。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 3

    子 [ zǐ ]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 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 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 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 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 子弹(dàn )。棋子儿。 6. 与“母”相对。 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 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 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 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 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 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 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更多解释]

侉子的分字组词

近音词、同音词

侉子的相关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