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ánshǔ

寒暑

常用词

朗读hán shǔ

朗读ㄏㄢˊ ㄕㄨˇ

名词 形容词

寒暑的意思

词语解释

寒暑hán shǔ

1.气候的冷和热。

例如寒暑表

英文cold and warm;

2.冬天夏天常用表示整个一年。

例如经历了几十个寒暑

英文winter and summer;

引证解释

1.寒冬暑夏。常指代一年。

例证《易 · 繫辞下》:“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诗 · 小雅 · 小明》:“二月初吉,载离寒暑。”
高亨 注:“此句指……已经过一个寒暑,即一年。”
晋 · 陆机 《赴洛》诗之二:“岁月一何易,寒暑忽已革。”
宋 · 王得臣 《麈史 · 序》:“予年甫成童,亲命从学於京师,凡十閲寒暑,如窃一第。”
郭小川 《夜进塔里木》诗:“三五九旅哟,一别二十寒暑。”

2.冷和热;寒气暑气

例证左传 · 襄公十七年》:“吾儕小人皆有闔庐以避燥湿寒暑。”
荀子 · 荣辱:“骨体肤理辨寒暑疾养。”
宋 · 何薳 《春渚纪闻 · 乌铜提研》:“铸金为觚,提携颠倒。时措之宜,发於隐奥。寒暑燥湿,不改其操。”
红楼梦第九九回:“贾母 等一则怕他招受寒暑,二则恐他睹景伤情。”

3.彼此问候起居寒暖

例证南朝 ·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 · 文学:“张 遂诣 刘,刘 洗濯料事,处之下坐,唯通寒暑神意不接。”
唐 · 韦应物 《相逢行》:“邂逅两相逢,别来问寒暑。”

4.犹言翻脸

例证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 · 四凶》:“﹝ 刘子振 ﹞尤好陵轢同道,詆訐公卿不耻干索州县,稍不如意,立致寒暑以至就试明庭,稠人广众罕有与之谈者。”

国语辞典

寒暑hán shǔ

1.天气冷热

例证礼记 · 乐记》:“寒暑不时则疾,风雨不节则饥。”
唐 · 韦应物相逢行〉:“邂逅两相逢,别来问寒暑。”

2.冬、夏两个季节泛指岁月

例证易经 · 系辞下》:“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3.终始

例证汉书 · 卷二二 · 礼乐志》:“长丽前掞光燿明,寒暑不忒况皇章。”

网络解释

寒暑

寒暑,汉语词汇。

拼音:hán shǔ

冬天和夏天,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易节丨经历了十五个~才完成这部书稿

寒暑的字义分解

  • 拼音 hán 部首总笔画 12

    寒 [ hán ] 1. 冷,与“暑”相对。 寒冬。寒色。寒衣。寒冽。寒带。寒战。寒噤。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寒喧。寒来暑往。唇亡齿寒。 2. 害怕。 寒心。 3. 穷困,有时用作谦辞。 寒门。寒伧。寒舍。寒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寒酸。寒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 [更多解释]

  • 拼音 shǔ 部首总笔画 12

    暑 [ shǔ ] 1. 热。 暑天。暑热。暑假。酷暑。 2. 中医学“六淫”之一。 [更多解释]

寒暑的分字组词

近音词、同音词

寒暑的相关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