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
居士的意思
词语解释
居士
1.旧时出家人对在家信佛的人的泛称。
英文lay Buddhist;
2.古代称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人。
英文hermit;
引证解释
1.古代称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人。
例证《礼记 · 玉藻》:“居士锦带。”
郑玄 注:“居士,道艺处士也。”
《韩非子 · 外储说右上》:“齐 东海上有居士曰 狂矞、华士 昆弟二人者立议曰:‘吾不臣天子,不友诸侯,耕作而食之,掘井而饮之,吾无求於人也。’”《魏书 · 儒林传 · 卢景裕》:“其叔父 同 职居显要,而 景裕 止於园舍,情均郊野,谦恭守道,贞素自得,由是世号居士。”
《北史 · 韦夐传》:“夐 对翫琴书,萧然自逸,时人号为居士焉。”
2.梵语意译。原指古 印度 吠舍种姓工商业中的富人,因信佛教者颇多,故佛教用以称呼在家佛教徒之受过“三归”、“五戒”者。 《维摩诘经》称, 维摩诘 居家学道,号称 维摩居士。
例证慧远 义记:“在家修道,居家道士,名为居士。”
《南史 · 虞寄传》:“寄 因 宝应 不可諫,虑祸及己,乃为居士服以拒絶之。常居 东山寺,伪称脚疾,不復起。”
唐 · 元稹 《度门寺》诗:“舍利开层塔,香炉占小峯。道场居士置,经藏大师封。”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自我观之,居士、沙门,二者不可废一。”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 · 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饮酒食肉的阔人富翁,只要吃一餐素,便可以称为居士,算作信徒。”
3.称道教中人。
例证宋 ·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四:“政和 以后,道家者流始盛,羽士因援 江 南故事, 林灵素 等多赐号金门羽客、道士、居士者,必锡以涂金银牌,上有天篆,咸使佩之。”
4.旧时出家人对在家人的泛称。
例证清 · 蒲松龄 《聊斋志异 · 道士》:“徐 嘲之曰:‘道长日为客,寧不一作主?’道士笑曰:‘道士与居士等,惟双肩承一喙耳。’”《儒林外史》第二十回:“﹝老和尚﹞説道:‘居士,你但放心,説凶得吉;你若果有些山高水低,这事都在我老僧身上。’”《花月痕》第五回:“老尼便向 痴珠 合掌道:‘居士何来?’”
5.文人雅士的自称。如 李白 自称 青莲居士 ; 欧阳修 自称 六一居士 ; 苏轼 自称 东坡居士。
国语辞典
居士
1.称隐居的人。
例证《韩非子 · 外储说左上》:“齐有居士田仲者,宋人屈谷见之。”
2.佛教称在家佛教徒。
例证《维摩诘所说经 · 卷上》:“以我等与此居士有法乐,我等甚乐,不复乐五欲乐也。”
清 · 钱谦益〈莆阳陈氏寿䜩〉诗:“方床竺几夹窗纱,人说毘耶居士家。”
网络解释
居士
居士,指旧时出家人对在家信道的人的泛称;同时,这名词还是文人雅士的自称,如道家李白自称青莲居士,苏轼自称东坡居士,唐寅自称六如居士,孙越自称明月居士等等。
最早出现于儒家《礼记 · 玉藻》:“居士锦带。” 郑玄 注:“居士,道艺处士也。”道教人也有“居士”的称谓,印度佛教传入后,又被用翻译入佛经。
在我国古代,居士一词原出于礼记玉藻篇,在韩非子一书中,亦谓有任矞、华仕等居士,皆指颇有道艺而不求仕宦之处士。其后,我国与日本多不依经律所说之本意,而泛称有道之处士为“居士”。
居士的字义分解
居
拼音 jū 部首 尸 总笔画 8居 [ jū ] 1. 住。 如 居住。居民。同居。隐居。居处(chǔ)(①住所;②指生活处境)。 2. 居住的地方。 如 新居。故居。迁居。蜗居(喻窄小的住所)。 3. 当,占,处于。 如 居首。居中。居高临下。二者必居其一。 4. 安着,怀着。 如 居心(怀着某种念头,有贬义)。 5. 积蓄,储存。 如 奇货可居(①指商人把珍稀的货物储存起来,等待时机高价出售;②喻挟持某种技艺或某种事物以谋求功名利禄)。 6. 停留。 如 居守。 7. 平时。 如 平居。 8. 姓。 [更多解释]
士
拼音 shì 部首 士 总笔画 3士 [ shì ] 1.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 如 士族。士大夫。 2. 旧时指读书人。 如 士子。士民。学士。 3.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 如 士女。 4. 对人的美称。 如 志士。烈士。女士。 5. 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兵。~卒。~气。 6. 称某些专业人员。 如 医士。护士。 7. 姓。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