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

复制

tǐng ㄊㄧㄥˇ

正文・卯集中手部共11画
康熙字典

正文卯集中

手部

11画

U+633A

挺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正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中 部首手部

唐韻》、《正韻》:徒鼎切;《集韻》、《韻會》:待鼎切,𡘋音艇,讀若庭上聲。說文》:拔也。廣韻》:挺出也。〈吳語〉:挺鈹搢鐸。前漢・師丹傳》:挺力田。【註】特拔異力田之人,優寵之也。晉書・宣帝紀論》:以天挺之資,應期受命。

又,直持也。

又,寬也。禮・月令》:仲夏挺重,囚益其食。

又,引也。前漢・劉屈氂傳》:挺身逃亡其印綬。【註】獨引身而逃難也。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膠東國挺縣。

又,《集韻》、《韻會𡘋他頂切,音珽,讀若㕔上聲 —— 直也。左傳・襄五年》:周道挺挺,我心扃扃。前漢・蓋寬饒傳》:君子直而不挺,曲而不詘。

又,荔挺,香草名。禮・月令》:仲冬荔挺出。【註】馬䪥也。

又,與脡通。儀禮・鄕飮酒禮》:薦脯五挺。【註】挺猶膱也。

又,《唐韻》:特丁切;《集韻》、《正韻》:唐丁切,𡘋音庭 —— 挺縣別音。

又,《集韻》:丈梗切,棖上聲 —— 亦直也。

索引

武英殿刻本: 第1033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432頁,第4

標點整理本: 第378頁,第22

注解

〔挺〕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挺〕字拼音是tǐ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廷,五行属

〔挺〕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手,廷声。本义是拔出。

〔挺〕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tǐng] ⑴ 笔直,突出⑵ 伸直,凸出⑶ 支撑⑷ 很⑸ 量词,用于挺直物

挺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挺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