縷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廣韻》:力主切;《集韻》、《韻會》:隴主切,𡘋音僂。《說文》:綫也。《廣韻》:絲縷。《周禮・天官》:典枲掌布緦縷紵之麻草之物。《孟子》:有布縷之征。《楚辭・招魂》:秦篝齊縷。
义又,覼縷,委曲也。柳宗元〈寄許孟容書〉:雖欲秉筆覼縷。
义又,結縷,草名。《爾雅・釋草》:傅橫目。【註】一名結縷,俗謂之鼓箏草。
音又,《集韻》:郎侯切,音婁 —— 褸,或作縷。《玉篇》:貧無衣,𨢄弊也。《小爾雅》:布褐而紩之謂藍縷。《左傳・宣十二年》:篳路藍縷,以啓山林。【註】藍縷,敝衣。《類篇》:褸,或作縷。
索引
武英殿刻本: 第2237頁,第3字
同文書局本: 第936頁,第10字
標點整理本: 第899頁,第6字
注解
〔縷〕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糸部。
〔縷〕字拼音是lǚ,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糹、婁。
〔縷〕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lǚ] ⑴ 见“缕”。
縷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縷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