蜾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韻會》、《正韻》𡘋古火切,音果。《詩・小雅》:螟蛉有子,蜾臝負之。【傳】蜾臝,蒲盧也。【陸璣疏】似蜂而小腰,取桑蟲負之于木空中,七日而化爲其子。揚子《法言》:螟蛉之子殪而逢蜾臝,祝之曰類我類我,久則肖之。
音又,《集韻》:古禾切,音戈 —— 義同。
音又,《類篇》:魯果切,音裸 —— 蟲名,螔蝓也。與蠃通。
义《說文》作𧒘,或从果。
注解
〔蜾〕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中,康熙部首是虫部。
〔蜾〕字拼音是guǒ,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虫、果,五行属木。
〔蜾〕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guǒ] ⑴ guǒ ㄍㄨㄛˇ 〔~蠃〕寄生蜂的一种,常用泥土在墙上或树枝上做窝,捕捉螟蛉等小虫存在窝里,留作将来幼虫的食物。
蜾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蜾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