棨
复制木部共12画上下结构U+68E8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棨的笔顺
纠错Loading...
棨的意思
纠错棨

基本解释
①古代用木头做的一种通行证,略似戟形。~信。
②古代官吏出行的一种仪仗,木制,形状似戟。~戟。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从木,啟省声。本义:古代用木制的一种符信,通过津关的凭证。
2.同本义。
棨,传信也。 除关无用棨传。
棨传(古代作通行凭证用的一种木制符信);棨信(传信的符证)
tally;
3.有缯衣的戟。为古代官吏出行时用作前导的一种仪仗。
建幢棨。 棨戟十。
棨戟(有缯衣或油漆的木戟);棨户(设有棨戟的门户)
flags carried by a guard of honour;
棨字的翻译
纠错- tally or wooden pass
- pointage pour passer par un passage
棨的国语辞典解释
折叠展开
棨

详细解释
名
1.古时一种通行的凭证,以木头刻成,形状像戟。
《说文解字 · 木部》:“棨,传,信也。”汉 · 李尤《印铭》:“赤绂在报,非印不明;棨、传、符、节,非印不行。”《宋书 · 卷一五 · 礼志二》:“皇太子夜开诸门,墨令,银字棨传令信。”
2.古代官吏出行时用作前导的一种仪仗。通常以木制成,形状似戟,上有赤黑色的缯衣套住。
《汉书 · 卷七六 · 韩延寿传》:“延寿衣黄纨方领,驾四马,傅总,建幢棨,植羽葆,鼓车歌车。”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棨的两岸词典解释
折叠展开
棨

详细解释
1.《书》古时一种以木头刻成的通行凭证。
2.《书》古代官吏出行时,用为前导的一种仪仗。以木制成,形状像戟。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棨的字源字形
纠错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