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
复制盟字概述
纠错〔盟〕字拼音是(méng),部首是皿部,总笔画是13画。
〔盟〕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明、皿”,五行属水。
〔盟〕字造字法是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象个盘盂,中间放着牛耳。古代盟会要割牲歃( shà )血,主盟人手执牛耳,掘穴埋牲。本义是在神前发誓结盟。
〔盟〕字仓颉码是ABBT,五笔是JELF,四角号码是67102,郑码是KQLK,中文电码是4145,区位码是3543。
〔盟〕字的UNICODE是U+76DF,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0431,UTF-32:000076DF,UTF-8:E7 9B 9F。
〔盟〕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序号2907,属常用字。
盟的笔顺
纠错盟的意思
纠错盟

基本解释
①旧时指宣誓缔约,现指阶级的联合,国与国的联合。~军。~友。同~国。~约。山~海誓。
②指结拜弟兄。~兄。~弟。
③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单位。
④发(誓)~誓。
详细解释
动词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象个盘盂,中间放着牛耳。古代盟会要割牲歃( shà )血,主盟人手执牛耳,掘穴埋牲。本义:在神前发誓结盟。
2.同本义。
割牛耳盛朱盘,取其血歃于玉敦。 盟,歃血誓也。 掌盟载之法。凡邦国有疑会同,则掌其盟约之载,及其礼仪,北面谓明神。 掌盟诅。 约信曰誓,涖牲曰盟。 再会而盟。 君子屡盟。 为坛而盟。 秦伯说,与 郑人盟。 屈完及诸侯盟。
盟主(古代诸侯盟会中的领袖或主持者;泛指同盟首领或倡导者。喻主要的事物;主宰);盟坛(古代缔结盟约时所设的坛场);盟会(犹会盟。古代诸侯间的集会结盟)
ally; alliance;
3.个人向天发誓,永不变心。
终待说山盟海誓,这恩情到此非容易。
盟文(盟誓的文辞);盟契(盟约。又称盟要,盟信);盟心(盟誓在心);海誓山盟(对着山海盟誓。极言男女相爱,坚贞不渝)
vow;
名词
1.盟约;誓辞。
与结盟好。 要盟也,神不听。
盟友;盟好(同盟友好)
alliance;
2.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单位,下辖旗、县、市 。
内蒙古自治区的伊克昭盟、呼伦贝尔盟及吉林省哲里木盟等。
Meng league;
盟字的翻译
纠错- swear; oath, covenant, alliance
- Bund (Verwaltungseinheit im autonomen Gebiet innere Mongolei, einem Provinzbezirk entsprechend) (S), Eid (S), Einigkeit (S), schwören, verpfänden (V), verbinden, vereinigen (V)
- alliance, ligue
盟的国语辞典解释
盟
1
详细解释
动
◎立约起誓。
《左传 · 昭公十三年》:“诸侯将以甲戌盟,寡君知不得事君矣,请君无勤。”《史记 · 卷六五 · 孙子吴起传》:“与其母诀,啮臂而盟曰:‘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
名
1.誓约。
宋 · 陆游《钗头凤 · 红酥手》词:“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海誓山盟。
2.文体名。古代的约誓之词。
清 · 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 · 盟》:“按《礼记》:‘莅物曰 盟。’刘勰云:‘盟者,明也,祝告于神明者也。’亦称曰誓,谓约信之词也。”
3.蒙古、青海等地合数个部落或旗而成的行政区域。
昭乌达盟。
形
◎有信约关系的。
同盟国、盟军。
盟
2
详细解释
名
◎参见“盟津”条。
盟的两岸词典解释
盟

详细解释
1.古代指诸侯立誓缔约;现在指国家或团体之间联合起来。
盟主、盟约、盟军、盟邦。
2.发誓;宣誓。
对天盟誓。
3.结拜。
盟兄、盟弟、盟友。
4.指国家或团体之间结成的联合体或组织。
结盟、同盟、联盟。
5.古代北方蒙古等民族几个部落集结为一个盟;现指内蒙古自治区中相当于地区的行政区域。
6.姓。
盟的字源字形
纠错 春秋 玉书 侯马盟书
秦 简 睡虎地
汉 石经 熹平石经
东汉 传抄 说文解字
魏 石经 三体石经
魏 传抄 三体石经
魏 传抄 春秋僖公石经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汗简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