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huì ㄏㄨㄟˋ

禾部共18画左右结构U+7A62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禾部

18画

13画

左右结构

THDT 86 、 THDH 98

HDYMH

MFAK

21953

U+7A62

312342121131233534 撇、横、竖、撇、点、竖、横、竖、横、横、撇、横、竖、撇、撇、斜钩、撇、点

𢧹 𢧼 𤻀

穢字概述

纠错

〔穢〕字拼音是(huì),部首是禾部,总笔画是18画

〔穢〕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禾、歳”或“禾、歲”。

〔穢〕字造字法是形聲。從禾,歲聲。本义是荒廢;長滿野草。

〔穢〕字仓颉码是HDYMH,五笔是THDT86,THDH98,四角号码是21953,郑码是MFAK

〔穢〕字的UNICODE是U+7A62,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1330,UTF-32:00007A62,UTF-8:E7 A9 A2。

〔穢〕字异体字是𢧹𢧼𤻀

穢的笔顺

纠错
Loading...

穢的意思

纠错

huìㄏㄨㄟˋ

基本解释

荒蕪;雜草叢生。《荀子•富國》:“民貧,則田瘠以穢,田瘠以穢,則出實不半。”

污濁;肮髒。 《左傳•昭公二十六年》:“且天之有彗也,以除穢也。”

弄髒;玷污。漢蔡邕《女誡》:“面一旦不修飾,則塵垢穢之;心一朝不思善,則邪惡入之。”

邪惡;醜陋。《書•泰誓中》:“無辜籲天,穢德彰聞。”

雜亂。《後漢書•班彪傳附班固》:“贍而不穢,詳而有體。”

淫亂。《韓非子•亡徵》:“後妻淫亂,主母畜穢,外内混通,男女無别。”

腐敗;腐爛。《金匱要略•禽獸魚蟲禁忌》:“穢飯、餒肉、臭魚,食之皆傷人。”

喻指惡人;丑類。《國語•魯語上》:“武王去民之穢。”

罪過;缺點。《論衡•自紀》:“通人造書,文無瑕穢。”

糞便。《晋書•殷浩傳》:“官本臭腐,故將得官而夢尸;錢本糞土,故將得錢而夢穢。”

古代東方少數民族之一。《逸周書•王會》:“穢人前兒。”

详细解释

1.形聲。從禾,歲聲。本義:荒廢;長滿野草。

2.同本義。

,蕪也。從草,歲聲。字亦作 《說文》塗薉則塞。 《荀子 · 王霸》國之薉孽也。 《荀子 · 大略》粵地塗泥多草薉。 《考工記 · 總目》注並稻潛 《文選 · 班固 · 西都》民貧,則田瘠以 《荀子 · 富國》

穢草(雜草,惡草);穢荒(荒蕪;雜草叢生);穢莽(雜草;惡草)

overgrown with weeds;

3.弄髒,弄污。

面一旦不修飾,則塵垢之;心一朝不思善,則邪惡入之。 漢 · 蔡邕《女誡》

dirty;

形容词

1.雜亂。

即更取器用,剷刈草。 柳宗元《永州八記》

穢累(文字雜亂累贅);穢談(穢雜的談論);穢雜(雜亂;污濁而雜亂;穢褻)

in disorder;

2.骯髒;污濁。

,不淨也。 《玉篇》於是百姓滌瑕盪而鏡至清。 《文選 · 班固 · 東都賦》蟬蛻於濁 《史記 · 屈原賈生列傳》除殘去 《資治通鑑》

穢垢(污濁);穢物(骯髒的東西);穢言(骯 髒下流的話);穢慝(污濁,邪惡)

dirty;

3.邪惡;醜陋 。

穢德彰聞(醜惡的品德昭彰天下);穢志(志操卑下);穢俗(不良的風氣);穢累(俗事牽累)

evil; ugly; abominable;

4.腐敗;腐爛 。

穢貨(猶貪污);穢裂(道德敗壞)

corrupt; foul;

名词

1.髒物;污物 。

穢臭(又髒又臭的事物);穢漬(污濁的浸漬物);穢器(盛糞便的器具);穢囊(佛教語。凡人的肉身)

dirt;

2.惡人;醜類 。

穢狀(醜惡的行爲);穢罵(惡毒咒罵);穢聲(穢聞)

evil person; vile creature; villain;

3.缺點,缺陷 。

穢訾(壞習慣;壞毛病)

defect;

4.罪過。

若其負臨深,虛誓愆祈,則有海童邀路,馬銜當蹊。 《文選 · 木華 · 海賦》

fault; sin;

5.引申爲淫亂 。

穢黷(淫亂)

debauchery;

穢字的翻译

纠错
  1. dirty, unclean; immoral, obscene
  2. Dreck (S)​, Schmutz (S)
  3. sale, malpropre

穢的国语辞典解释

折叠展开

1huìㄏㄨㄟˋ

详细解释

1.肮脏的、不干净的。

污秽、秽物。

2.丑恶、丑陋。

《晋书 · 卷三六 · 卫瑾传》:“珠玉在侧,觉我形秽。”《文选 · 杨恽 · 报孙会宗书》:“恽材朽行秽,文质无所底。”

秽语、秽行、自惭形秽。

3.烦杂、杂乱。

《后汉书 · 卷四〇 · 班彪传下》:“赡而不秽,详而有体。”

1.田中的杂草。

晋 · 陶渊明《归园田居》诗五首之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2.邪恶的人。

汉 · 桓宽《盐铁论 · 轻重》:“夫理国之道,除秽锄豪,然后百姓均平,各安其宇。”宋 · 司马光《赤壁之战》:“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弄脏、玷污。

汉 · 蔡邕《女诫》:“面一旦不修饰,则尘垢秽之;心一朝不思善,则邪恶入之。”唐 · 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三七:“群沙秽明珠,众草凌孤芳。”

2wèiㄨㄟˋ

详细解释

(一)之又音。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穢的两岸词典解释

折叠展开

huìㄏㄨㄟˋ

详细解释

1.不干净。

污秽、秽浊、秽物、涤瑕荡秽。

2.下流;淫乱。

秽亵、淫秽、污言秽语。

3.丑恶;丑陋。

秽行、秽迹、自惭形秽。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穢的字源字形

纠错

穢(石经·汉·熹平石经) 石经 熹平石经

穢(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穢(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穢(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穢(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含穢字的成语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