繩
复制糹部共19画左右结构U+7E69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繩的笔顺
纠错Loading...
繩字的翻译
纠错- rope, string, cord; measure, restrain
- Seil
- corde, ficelle, redresser, corriger, réprimander
繩的国语辞典解释
折叠展开
繩绳
shéngㄕㄥˊ详细解释
名
1.用两股以上的麻、丝、草或尼龙丝、金属丝绞揉成的长条物。
麻绳、草绳、尼龙绳。
2.绳墨,木匠用以取直的工具。
《荀子 · 劝学》:“木直中绳,𫐓以为轮。”
3.规矩、准则。
《淮南子 · 天文》:“其佐后土,执绳而制四方。”
准绳。
4.姓。如明代有绳服。
动
1.约束、制裁。
《史记 · 卷六 · 秦始皇本纪》:“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
绳之以法。
2.纠正。
三国魏 · 嵇康《释私论》:“今执必公之理,以绳不公之情。”
3.衡量。
《礼记 · 乐记》:“省其文采,以绳德厚。”汉 · 郑玄 · 注:“绳,犹度也。”唐 · 孔颖达 · 正义:“绳是量度之物,经云以绳德厚谓度量之以道德仁厚。”
4.继承。
《诗经 · 大雅 · 下武》:“昭兹来许,绳其祖武。”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繩的两岸词典解释
折叠展开
繩绳
shéngㄕㄥˊ详细解释
1.绳子,两股以上的丝、线等拧成的条状物。
绳索、结绳而治、绳捆索绑。
2.《书》木工用的墨线。比喻法度或规矩。
绳墨、木直中(ㄓㄨㄥˋ zhòng)绳、准绳、进退中(ㄓㄨㄥˋ zhòng)绳。
3.《书》约束;制裁。
绳之以法、重法绳之。
4.姓。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繩的字源字形
纠错秦 简 岳麓书院
汉 简 张家山
汉 石经 熹平石经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