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
复制記的笔顺
纠错- 点
- 横
- 横
- 横
- 竖
- 横折
- 横
- 横折
- 横
- 竖弯钩
記的意思
纠错記记

基本解释
①把印象保持在腦子裏。~憶。~取。~性。博聞強~。
②把事物寫下來。~錄。~功。~者。
③記載事物的書冊或文字。遊~。日~。大事~。
④符號,標識( zhì )印~。標~。~號。
⑤古時的一種公文。奏~。箋~。
⑥皮膚上的生下來就有的深色斑。胎~。
⑦量詞,指打一下。給他一~耳光。
详细解释
動
1.形聲。从言,己聲。本義:記住。
2.同本義。
記,疏也。 記,識也。 記有成。 記間之學。 凡所經履,莫不暗記。 常記溪亭日暮。 吾記天聖中。 望中猶記。
記混了;記錯了;切記;牢記;銘記;記不清;記省(回憶,記憶);記心(記在心上,常用於叮囑);記念(掛心;惦念);記憶(記在心裏)
remember; bear in mind;
3.記載,記錄。
記,書也。 宮之奇果諫,記曰。 受記考事。 屬予作文以記之。 記之而去。 予在患難中,間以詩記所遭。 覽則省記。 姚鼐記之。
摘記(摘要記錄);筆記(用筆記錄);手記(親手記錄);記言(記錄言論)
record; write down;
名词
1.記載事物的書冊或文章 。
記書(傳記及諸家之書);遊記;日記;雜記;摘記
note;
2.按時間順序記述歷史史實或事件 。
大事記;史記;記傳(歷史傳記);記牒(史冊;文字記錄);記府(古代國家收藏文書史策的府署)
chronicle;
3.標誌,記號。
倉廒內自有官司封記。
標記;以紅色爲記;記色(憑據;證據)
mark;
4.胎記。
生那兒時,脊背下有一搭紅記。
他身上有塊記
birthmark;
5.古時的一種公文 。
奏記;殘記。又指記述或解釋典章制度的文字。如:十三經中的《周禮·考工記》和《禮記》
accounts;
6.印章。
正其名,請鑄銅記給之。
戳記;圖記;鈐記;記室(官名。掌管章表書記文檄)
seal;
7.記敘文,一種以敘事爲主的文體 。
《桃花源記》;《岳陽樓記》
a written narration;
量词
◎張開手掌迅速厲害地一擊,摑 。
一記耳光。
slap;
記字的翻译
纠错- record; keep in mind, remember
- aufschreiben (V), niederschreiben (V), sich erinnern
- se souvenir de, noter, enregistrer
記的国语辞典解释
記记

详细解释
动
1.载录。
宋 · 范仲淹《岳阳楼记》:“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登记、附记。
2.将事物印象留在脑海中。
宋 · 周邦彦《西河 · 佳丽地》词:“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
记住、忘记、惦记。
名
1.记载事物的书籍或文字。
日记、笔记、札记、游记。
2.文体名。一种以叙事为主的文体。明 · 吴讷《文章辨体序说 · 记》:“大抵记者,盖所以备忘。……叙事之后,略作议论以结之,此为正体。”如唐代柳宗元作《永州八记》,宋代范仲淹作《岳阳楼记》。
3.标帜或符号。
图记、暗记、戳记。
4.量词。计算敲击次数的单位。
一记闷棍、给你一记右勾拳。
記的两岸词典解释
記记

详细解释
1.把话或事写下来。
记功、记言、记帐、记笔记。
2.记下印象;不忘记。
博闻强记、记取、惦记、铭记。
3.记号;标志。
标记、钤记、表记。
4.皮肤上生来就有的深色斑块。
胎记、朱砂记、胳膊上有一块记。
5.文体的一种,记载描写事物的书或文章。
日记、游记、《桃花源记》。
6.量词。用于计算某些动作的次数。
一记耳光、一记劲射。
7.姓。
記的字源字形
纠错 春秋 金文 春秋早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晚期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汗简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