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
复制饥字概述
纠错〔饥〕字拼音是(jī),部首是饣部,总笔画是5画。
〔饥〕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饣、几”,五行属木。
〔饥〕字造字法是形声。从食,幾( jī )声。本义是荒年,五谷无收。
〔饥〕字仓颉码是NVHN,五笔是QNMN86,QNWN98,四角号码是27710,郑码是OXQD,中文电码是7382,区位码是2802。
〔饥〕字的UNICODE是U+9965,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9269,UTF-32:00009965,UTF-8:E9 A5 A5。
〔饥〕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序号0299,属常用字。
饥的笔顺
纠错饥的意思
纠错饥饑

基本解释
①饿。~饿。~民。~驱(旧指为衣食而奔走)。~餐渴饮。~寒交迫。~不择食(喻急需的时候顾不得细加选择)。画饼充~。
②庄稼收成不好或没有收成。~荒。~馑(灾荒)。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从食,幾( jī )声。本义:荒年,五谷无收。
2.同本义。
饑,谷不熟为饑。 五谷不熟谓之饥。 降丧饥馑。 齐尝大饥,道旁饿死者不可数也。 凶年饥发,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 四时不出,天下大饥。 今山东饥馑,人庶相食。
饥荒;饥馁(饥饿);饥时得一口(紧要处得人救济,恩德深厚);饥氓(逃荒的人);饥岁(荒年)
bad havest;
3.[动]∶通“飢”。吃不饱,饿。
黎民不饥不寒。 宁一月饥,无一旬饿。 牛困人饥日已高。 饥渴而顿踣。 风雨霜露饥寒颠踣。
hungry; famishing; starving;
4.姓。
名词
◎“飢”与“饑”的区别在于,“飢”指肚子饿,“饑”指饥荒。在先秦不相混同,到后来才逐渐通用。“飢”、“饑”现在均简化为“饥”
动词
1.吃不饱。
飢,饿也。从食,几声。 可以乐饥。 家有常业,虽饥不饿。 或受之饥。 操军兼以饥疫。
饥火(饥饿难忍,如火烧于腹中);饥殍(饿死的人。同饿莩);饥驱(为饥饿所迫,出外奔波谋生);饥火中烧(饥饿难忍。如火烧于腹中)
hungry; famishing; starving;
2.通“饑”。荒年,五谷无收。
饥岁之春。 比年不登,人用饥匮。
bad havest;
3.古国名。
西伯伐 饥国,灭之。
Ji state;
4.姓。
饥字的翻译
纠错- hunger, starving; hungry; a famine
- hungrig
饥的字源字形
纠错 汉 简 张家山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汗简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