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ǔniúèrzhī

九牛二虎之力

拼音 jiǔ niú èr hǔ zhī lì 怎么读

注音 ㄐㄧㄡˇ ㄋㄧㄡˊ ㄦˋ ㄏㄨˇ ㄓ ㄌㄧˋ

感情 中性成语

反义词 举手投足

九牛二虎之力的意思

折叠展开

九头牛和两只老虎的力气。比喻非常大的力气。

出处元・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三折:“兄弟,你不知他靴尖点地,有九牛二虎之力,休要放他小歇。”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比喻极大的力量。

例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这件事弄妥了,未曾涉讼。(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七回)

正音”,读作“zhī”,不能读作“zī”。

故事 周朝时期,周宣王听说公仪伯的勇力在诸侯中十分有名,就派人去请来询问他的勇力有多大,公仪伯回答能将蠢虫的腿折断,能抵挡秋天知了翅膀的扇动。周宣王大失所望地说自己能拖住九头牛的尾巴而不让其动弹。

九牛二虎之力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九牛语本列子・仲尼:“吾之力者,能裂犀兕之革,曳九牛之尾。”二虎指春秋鲁国的大力士管庄子刺二虎的故事,典出战国策・秦策二。九牛二虎之力比喻极大的力量。《元・郑光祖・三战吕布・楔子》:“兄弟,你不知他靴尖点地,有九牛二虎之力,休要放他小歇。”《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一回》:“后来又费九牛二虎之力,把个戒烟会保住,依旧做他的买卖。”

九牛二虎之力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strength of nine bulls and two tigers,mighty force(Herculean efforts)
  2. ごく大きい力
  3. mit Ach und Krach(mit Mühe und Not)
  4. неимоверный труд

九牛二虎之力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jiǔ), 乙部,共2画

①. 数目,八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玖”代)。 如: 九归。

②. 泛指多次或多数。 如: 九死一生。九霄云外。

读音(niú), 牛部,共4画

①. 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 如: 牛刀小试(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牛黄。牛角。

②. 星名,二十八宿之。 如: 牛斗(指牛宿和斗宿二星)。

③. 喻固执或骄傲。 如: 牛气。

④. 姓。

读音(èr), 二部,共2画

①. 数名。 如: 一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贰”代)。

②. 双,比。 如: 独一无二。

③. 两样,别的。 如: 二话。不二价。

读音(hǔ), 虍部,共8画

①.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 如: 虎口(➊喻危险境地;➋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虎穴(喻危险境地)。虎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虎狼(喻凶残的人)。虎头蛇尾。虎踞龙盘。龙腾虎跃。

②. 勇猛、威武。 如: 虎将。虎势。虎劲。虎威。虎虎。虎气。

③. 古同“唬”,威吓。

④. 古同“琥”,琥珀。

读音(zhī), 丿部,共3画

①.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 如: 赤子之心。

②.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 如: 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③.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 如: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④.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如: 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⑤. 代词,这,那。 如: “之二虫,又何知”。

⑥. 虚用,无所指。 如: 久而久之。

⑦. 往,到。 如: “吾欲之南海”。

读音(lì), 力部,共2画

①. 人和动物筋肉的效能。 如: 力气。力量。

②. 一切事物的效能。 如: 视力。生产力。控制力。

③. 物理学上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引起运动加速或形变。 如: 力学。作用力。保守力。

④. 用极大的力量。 如: 尽力。力挫。力挽狂澜。

⑤.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