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
复制格的笔顺
纠错- 横
- 竖
- 撇
- 点
- 撇
- 横撇/横钩
- 捺
- 竖
- 横折
- 横
格的意思
纠错格
1
基本解释
①划分成的空栏和框子。~子纸。方~儿布。
②法式,标准。~局。~律。~式。~言。合~。资~。
③表现出来的品质。~调。风~。人~。国~。性~。
④阻碍,隔阂。~~不入。
⑤击,打。~斗。~杀。
⑥推究。~致。
⑦树的长枝。
⑧至,来。~于上下。
⑨感通。~于皇天。
⑩变革,纠正。~非。
⑪某些语言中的语法范畴。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从木,各声。本义:树木的长枝条。
2.同本义。
格,木长貌。 夭娇枝格,偃蹇杪颠。 角者,言万物皆有枝格如角也。 草树混淆,枝格相交。
long branch;
3.引申为格子。
格,椸架也。 共其牛牲之互。 窗格上有火燃处。 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五格的书架;格眼(格子和窟窿);格子眼(窗孔);格目(项目);格的(箭靶)
shelf;
4.栅栏。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战格(作战时防御的栅栏)
railings; bars; boom;
5.法式;标准;规格。
言有物而行有格也。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武德二年,颁新格(特指法律条文)五十三条。
格范(典范;标准);格尺(标准);格令(法令);格法(成法,法度);格条(法令条文);格样(标准式样;模样)
law; standard; specifications;
6.条例;制度 。
格目(表册);格制(格局体制);格例(规则条例)
regulations; systems;
7.品格;格调 。
人格(人的道德品质);别具一格(另有一种风格);格量(品格气量);格韵(格调气韵);格业(品格功业)
character; style;
8.箭靶子。
夫射,仪度不得,则格的不中。
格的(箭靶中心)
target;
9.博戏名 。
格五(古代博戏名。棋类)
a kind of game;
10.表明某词在一定上下文中与其它词之间意义关系的屈折变化形式(如主格、 宾格、 所有格)。
case;
11.通“茖”。茖葱。山葱。
桂荏、凫葵,格韮菹于。
scallion; onion;
12.通“落”( luò )。村落。
置伯格长,以牧司奸盗贼。
village;
动词
1.阻止;搁置。
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
格沮(阻止,阻挡);格格不入(相互抵触);格阂(阻隔,隔阂);格塞(阻塞,不通顺);格碍(阻碍,障碍);格笔(笔架;搁笔,停止写作)
hinder; shelve;
2.纠正,匡正。
人不足与適(同“谪”)也,政不足闲(非议)也;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
格非(匡正邪辟谬误的心);格心(匡正思想;归正之心);格正(匡正时弊;纠正)
correct;
3.推究。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格术(格物之术);格量(推度;衡量);格物致知(谓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格候(谓推算季候节气)
examine;
4.量度;衡量 。
格知(度知,量度);格量(衡量;推究);格评(测量评定)
measure; weigh;
5.击打;格斗。
格者不舍。 穷寇不格。 皆可格杀。 乃解衣就(接受)格。 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格击(格斗);格拒(抵抗;格斗);格战(格斗,搏斗)
grapple;
6.击杀;搏杀。
郢人等告 定国, 定国使谒者以他法劾捕格杀 郢人以灭口。
格化(斩杀);格敌(杀敌);格斩(击杀)
kill;
7.抗拒;抗御。
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
格拒(抗拒格斗);格迕(抵触,不合)
resist;
光被四表,格于上下。 格尔众庶,悉听朕言。 天迪格保。 惟先格王。 祖考来格。 格于皇天。
格思(来,到。思,语助词)
arrive;
形容词
1.拘执 。
格虏(傲慢的奴仆);格孽(方言。意谓争吵、吵闹);格仆(强悍的奴仆)
stubborn;
2.被限制,受局限 。
格限(指规定的资格);格于成例(被条例所限制,不能通融办理)
limited;
3.圣的 。
格人(至道之人;有识之人);格王(至道之王;圣王)
sacred;
4.吉祥 。
格命(犹大命,福命);格保(降临保佑)
lucky;
5.正确 。
格论(精当的言论;至理名言);格训(正确而至当的训示);格尚(方正高尚)
correct;
6.通“嘏”( gǔ )。大。
孝友时格,永乃保之。 以格于主人。
格命(皇命)
big;
代词
1.〈方〉∶这;那 。
格个(这个);格号(这种);格注(这笔;这注);格格(这个)
this; that;
2.语助词。的 。
格来(方言。着哩);格呢(方言。的呢);格落(方言。的了)
of;
3.另见 gē。
格
2
详细解释
象声词
1.形容某些碰击、断裂声。
格登(走路时脚踏地的声音);格剌子(角落;偏僻的地方);格支支(物体断裂、撞击、摩擦的声音);格喳(木棍断裂声)
2.另见 gé。
格字的翻译
纠错- pattern, standard, form; style
- Kasus <Grammatik> (S), Muster (S), Norm (S), Standard (S)
- case, quadrillage, carreau, norme, modèle, battre
格的国语辞典解释
格

详细解释
名
1.长枝条。
北周 · 庾信《小园赋》:“草树溷淆,枝格相交。”
2.方形的空框或用线条组成的四方形。
窗格、方格。
3.架子的分层。
这期的杂志,就放在书架的第三格。
4.量词。计算容器刻度的单位。
这感冒药水每次喝一格的量,三餐饭后服用。
5.标准、法式。
资格、规格、合格、破格。
6.人品、气量、风度、情操的泛称。
宋 · 苏轼《答陈履常》二首之二:“不独以见作者之格,且足以知风政之多瑕,而高躅之难继也。”
人格、品格。
7.修辞的方法称为“格”。
譬喻格、夸张格。
8.姓。如汉代有格班,隋代有格处仁。
动
1.匡正、改正。
《书经 · 冏命》:“绳愆纠谬,格其非心。”《孟子 · 离娄上》:“惟大人能格君心之非。”
2.匹敌、抵抗。
《史记 · 卷七十 · 张仪传》:“无以异于驱群羊而攻猛虎,虎之与羊不格明矣。”
3.阻碍、阻止。
《史记 · 卷六五 · 孙子吴起传》:“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
4.打斗、击杀。
《三国志 · 卷一九 · 魏书 · 任城威王彰传》:“膂力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
格斗、格杀。
5.穷究。
《礼记 · 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6.至、来。
《书经 · 尧典》:“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宋 · 苏轼《贺时宰启》:“欢声格于九天,乖气消于万汇。”
7.感通。
《书经 · 说命下》:“佑我烈祖,格于皇天。”南朝梁 · 裴子野 · 宋略乐志叙:“先王作乐崇德,以格神人。”
格的两岸词典解释
格

详细解释
1.方形的框架或用线条组成的四方形。
格子、方格、米字格儿。
2.架子的层数。
药放在第二格。
3.标准;法度;规范。
资格、规格、及格、破格。
4.泛称人品、气度、情操、风范等。
人格、品格、风格、格调。
5.匡正;改正。
格君心之非。
6.至;到。
格于上下。
7.穷究。
致知在格物。
8.打斗;攻击。
格斗。
9.阻碍;阻止。
格于成例。
10.修辞的体式。
修辞格、夸饰格、譬喻格。
11.名词的语法范畴,是名词和代名词的一种变化形式,如主格、受格、所有格。
12.量词。用于计算容器刻度。
医师规定药水一次只能喝一格。
13.姓。
格的字源字形
纠错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战国 金文 战国
汉 简 张家山
汉 石经 熹平石经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