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

饥虎扑食

拼音 jī hǔ pū shí 怎么读

注音 ㄐㄧ ㄏㄨˇ ㄆㄨ ㄕˊ

繁体 飢虎撲食

饥虎扑食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饥饿的老虎在捕食时,动作迅速猛烈。后比喻来势凶猛。《醒世姻缘传・第六十回》:“素姐一见汉子进去,通是饥虎扑食一般,抓到怀里,口咬牙嘶了一顿。”亦作“饿虎扑食”。

比喻非常贪婪。如:“他只要见到发财的机会,即如饥虎扑食般不放过。”亦作“饿虎扑食”。

饥虎扑食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jī), 饣部,共5画

①. 饿。 如: 饥饿。饥民。饥驱(旧指为衣食而奔走)。饥餐渴饮。饥寒交迫。饥不择食(喻急需的时候顾不得细加选择)。画饼充饥。

②. 庄稼收成不好或没有收成。 如: 饥荒。饥馑(灾荒)。

读音(hǔ), 虍部,共8画

①.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 如: 虎口(➊喻危险境地;➋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虎穴(喻危险境地)。虎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虎狼(喻凶残的人)。虎头蛇尾。虎踞龙盘。龙腾虎跃。

②. 勇猛、威武。 如: 虎将。虎势。虎劲。虎威。虎虎。虎气。

③. 古同“唬”,威吓。

④. 古同“琥”,琥珀。

读音(pū), 手部,共5画

①. 轻打,拍。 如: 扑粉。扑蝇。扑打。

②. 击拂的用具。 如: 粉扑。

③. 冲。 如: 扑灭。扑救。

④. 相搏击。 如: 相扑。扑跌。

⑤. 跌倒。 如: 扑地。

⑥. 伏。 如: 扑在桌上看书。

⑦. 杖,戒尺,亦为中国周代九刑之一。

读音(shí,sì,yì), 食部,共9画

㈠ 食 [ shí ]

①. 吃。 如: 食肉。食欲。

②. 吃的东西。 如: 食品。粮食。零食。丰衣足食。

③. 俸禄。 如: “君子谋道不谋食”。

④.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 如: 日食。月食。

㈡ 食 [ sì ]

①. 拿东西给人吃。 如: 食母(乳母)。

㈢ 食 [ yì ]

①. 用于人名。 如: 郦食其(jī)(中国汉代人)。

饥虎扑食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